主编推荐语: 看到这个标题可能很多同行会笑作者也太矫情了,广告哪有实打实宣传的,更别说效果广告了,你不夸大别人...
「重定向」(或称为Retargeting)产品能力作为定向产品矩阵中重要的精细化策略方法之一,针对不同行业丰富...
在流量竞争愈发激烈的今天,品牌应如何拓展转化路径,收获稳定生意增长?又应如何稳步提升ROI,重构长效增长力?近...
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,腾讯广告金融行业,商品广告已经全量了!在搭建广告的时候可以勾选“选择已有商品”和“自动识...
有人感叹美团饿了么等生活服务类平台也太卷了!隔三差五就能听见XX又开始做外卖啦、XX买菜开启了早餐店、XX打车最近趁势而起、XX地图都开始转型生活服务平台了!
面对流量红利见顶的困境,各大巨头存量、增量市场打得昏天暗地。这对信息流广告有啥影响?
预算是什么呢?就是你告诉媒体你打算花多少钱。你打算花多少钱,就设置多少预算。比如你一天想花2000块钱投广告,那你就设日预算2000块钱。预算的作用是让钱不要花超了,不强买强卖。
预算是用来限制消费的,消费和预算的关系是:消费≤预算
我经历过许多次这样的人间惨剧,所以一定要设预算。
新计划的成本不确定,但积累了一定的数据后,成本基本能保持稳定。我们叫做信息流里的不确定性和稳定性。
因为这种不确定性,所以我们要测试很多计划,找到成本OK的;一旦发现成本OK,就可以放预算了,因为计划的成本基本可保持稳定。
这篇我们来进一步讨论新计划测试的预算放多少合适。
在信息流广告投放过程中,性别、年龄、地域这三大基础定向是受众分析的“必选项”。
大家常会有结论:投放男性、23-50岁、排除偏远地区转化效果好。
但这个判断有多可靠,是不是真的经得起推敲?
今天我们就来细聊一下这三大定向的玩法。
定向是广告投放里最常见的概念,各种“人群精准”策略遍地,但咱不说这个。
如果你在定向设置的时候有这样的问题:
定向五花八门,哪个比较重要?哪些是必须设置的定向?
有人说人群精准成本低,有人说通投容易拿量,我该听谁的?
客户产品男性用户居多、我要不要只投男性?
偏远地区该不该排除?
那你可以往下看了~
头条有三个地方可以设置预算,账户预算、组预算、计划预算。其中,账户预算和组预算这里,系统给提供了“不限”这个选项,想设置成不限直接选就行;但计划预算没有,它最大能设置的预算就是9999999.99,即九百九十九万……就相当于是“不限”的意思。这篇文章我们讨论的就是设置成最大预算的事儿。
信息流广告大家说的最多的词就是“测试”,“我们多做一些测试”,是优化师的口头语。这也是效果广告的优势:投了马上就能看到数据,但“不测怎么知道效果”。测试不同的定向、素材这毫无异议,那么一模一样的计划需不需要也测试几次呢?一模一样的计划效果一定相同吗?
在优化圈似乎有一条默认的“优化思路”——排除偏远地区。
以前我以为只有我们公司这样——大家都是一个师傅教出来的嘛,都这么干;后来发现跟我没有任何关系的、别的公司的优化师,也这样设置……这就让人很纳闷:大家是怎么奇妙地达成一致的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