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的,这个内容消费的新赛道很赚钱,赛道的所有参与方都在赚钱。
01
火热赛道的背后,参与方是谁?怎么赚钱?
以一部剧500-5000万不等的收入上限,则可分到15-200万+的收入分成,也很好地解决了大部分小班底承制方的致富梦。
3、对于版权方而言,支出主要考虑剧的购买/制作+分成成本及投放成本,收入除了用户充值外,合作分销的10-15%的流水收入也会返回给版权方。版权方爆款剧的ROI普遍在1.25-1.3之间,一旦实现规模化后,将极大提升版权方的收入和利润上限。
4、分销商虽然不需要考虑剧的成本,但要承担投流成本,再刨除掉10-15%的流水作为给版权方的分成。只要ROI在1.15以上都是有利可图,分销商最终从投放中获取的利润是流水的10%-15%左右。
5、对于服务商/代理视角来说,在市场盘量一天5000万的基础上,接入任意一个头部甲方都会对收入带来极大提升。
02
短剧赛道爆火背后,原因是什么?
(3)戏剧性强:强化矛盾冲突、情节反转,突出角色情绪。
反观以网大为代表的传统影视剧,制作周期长、投入大,“爱优腾”平台无法为其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回收模式。
一集有40-50分钟,总剧集10-25集,总体时长在1000-3000分钟,通过剧内插入贴片广告来盈利,是一种传统的分账剧(相比于传统电影,网大在宣发/制作成本/演员阵容和电视剧有较大的差距,是一种制作仅需45-80万的小成本制作剧集)且回收周期长,受众相对受限在一线&新一线城市。
传统影视剧
地域集中在广东,江苏,浙江等一线/新一线到四线城市,性别男女比6:4,人群年轻集中在31-40岁
基于以上条件,短剧具备了短期内成为爆款行业的一系列基础因素。
03
投放成为付费短剧收益的放大器
但由于短剧供给紧缺,投放存在着极其严峻的竞争:
从上游供给来看,优质短剧的产出需要更高的投入,前期投入大(IP版权费用、品牌招商等),人员场地成本高(拍摄场地、演员、编剧、导演、制片等)。
短剧的内容产出流程及运营模式,又决定了其难以通过复制“成功模式”实现量产。
一部短剧制作周期取决于团队的熟练度,以100分钟为单位,从选剧本→定角→拍摄→剪辑,周期约30-45天,不同合作方式略有不同,一部剧需要同时在多个平台测试,加速回本。
在这样持续运作的供给下,整个市场一个月的短剧供给量也仅有400-500部,也就是一天13-20部,但仅玩家就有400+个,大家需要在每部剧产出时做出敏捷的测试,保证足够的测出,并在测出后迅速规模化。
在一部剧总体收入有限的前提下,这显然是一种“你死我活”的竞争。(这里还不包括对应的代理玩家)
如何让你投放的短剧成为爆款呢?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点:
1、拿到一部剧后,需要制定高效的测试方案和敏捷的基建手段。
在短剧市场中,爆款内容为王。然而,由于短剧制作周期长且供给有限,想要快速验证爆款,关键就在于基建量。
整个付费短剧行业的载体虽然主要由微信小程序贡献,但用户主要来源于巨量引擎。
目前,付费短剧在各大渠道的日耗大盘约为:巨量引擎5000万、腾讯广告800万、百度200万、快手100万。
其中,巨量引擎在基建量上相比于其它媒体平台需求更大。甚至可以说,短剧在巨量引擎投放,基建是核心。
整个市场版权商40家,月供给新上短剧数大约在500部,每部剧上新后便马上有20-30个分销商哄抢。
在这种情况下,基于巨量引擎的基建特性,一部剧需要堆积足够的基建数才可能把握住一部新剧的红利。
日耗超过50万的玩家的单剧新建计划数普遍在500以上,单天新建的计划数在5000+,在投计划数超过2万。
一个优化师平均要负责20+个账户,每投放一个新账户、一部新剧,都需要重新搭建小程序、落地页、锚点等资产。主账户内多个子账户,反反复复重复机械操作,不仅操作麻烦,而且一旦出错,全部都要重来。
显然仅仅通过人工操作,效率很难提升,效果也很难有保证。自建相关的技术团队,资金成本和管理成本都会非常之高。
这个时候,使用第三方工具就是一个性价比极高的选择。创量广告作为市场上屈指可数的先驱性平台,和短剧行业有着极强的适配能力。
优化师只需要设置锚点基础内容,在广告搭建时,系统就会自动完成锚点的创建,并且自动匹配广告命名&锚点&小程序,不仅提升了搭建的效率,也能降低出错的风险。
如果经过验证新剧可以跑量后,可以再次利用批量创建功能快速复制上新即可。
(1)起量素材尽管故事内容各不相同,但是往往都遵循着固定的结构套路。素材再短,也要有逻辑,把握素材的起量结构,在骨架的基础上,贴合不同的设定、情节、人物,就能持续创造优秀的跑量素材。
(2)素材类型X情节组合:影视解说、剧情选段、剧情推荐、二创混剪等可作为重点素材拓展方向。不能只依托于单一品类,要熟悉掌握所有品类的投放特点:
- 赘婿品类的短剧数量占比最高为29.8%,触达和付费转化人群主要集中在赘婿、总裁、穿越、神医、逆袭、家庭这6个品类。
- 对于不同品类短剧的ROI都要有所了解,根据剧类差异制定不同的首日ROI策略和出价策略。从多个短剧品类的首日ROI回收来看,新玩家入局建议优选选择“家庭”、“逆袭”、“穿越”3个品类。
- 家庭、励志、爱情有供给增长空间;校园、漫改、主旋律等题材内容新颖,需要持续探索。
4、保持对回收数据的敏感性和管理能力,结合实时ROI秒级调整
短剧因其回收周期短的特性,基于实时ROI做强有力的调控——3天不赚钱就是亏本,前三天的实时调控至关重要,既要关注到账户/素材的实时ROI达成,又要关注不同剧下各素材的ROI表现,保障让投放不亏本,并在赚钱的前提下做规模化放量。
以主流链路举例,需要对不同剧类的ROI回收表现有基本认知:
市场回收周期如下:
三日回收达到110-120%:当日回收80-90%,次日额外回收15%,三日5%(110%~120%)。
考核目标:
- 以【投放后的首日ROI回收或激活后24小时ROI】为判断,确定短剧能否回本。
参考指标:
- 参考指标为用户首次付费成本。
- 但付费成本是大部分客户在基于用户ARPU和ROI达成去反向倒推得出,因此ROI历史表现决定了付费成本的基准要求。
总结一下,想要快速测出爆款短剧,测出率和测试效率是关键命题:
1、测出率是核心:搭载出价产品*素材*落地页*充值面板*出价组合,快速验证剧的潜力,当优化师拿到一部剧时,要有自主意识地去判断剧类所适配的素材、充值面板,以及大概的出价区间,在有限的预算下尽快甄别出剧的质量及潜力。
2、测试&放量效率:测出一部剧,验证它的回收有效,需要放量时,“计划批量复制+素材组合能力”是拓展天花板的第一要义(新剧上线20+竞争对手参与测剧,但单剧收入天花板固定),在对测出有充足信心的前提下,保障基建效率和放量效率。
3、在对测出率和测出效率有充分把握的情况下,我们需在放量阶段持续守住ROI门槛和底线,对达标剧做持续拓量动作,而在这一过程中则需持续监控投放ROI的回收表现,对ROI不及预期的剧/素材做控制,对ROI高出预期的剧重复放量基建动作,以保障在ROI基线的前提下持续扩大规模、获得更高收入。
04
总结
2、测剧思路清晰:能够结合短剧类型和素材类型做多种用户支付面板组合测试的能力,测出后善于利用各种工具/手段达成短剧的规模化量级拓展。
3、数据敏感度高:可以基于不同剧/素材的交叉ROI表现,做预算动态调控,根据不同剧类的回收表现制定差异性的测试/放量策略。
此外,广电新政也将于近期落地,即要求对应剧本/成品剧先审后播。这意味着短剧的供给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里被受到限制,狼多肉少的情形愈演愈烈。在越加复杂、多样的竞争格局下,对于付费短剧的投放要求也会更高。
如果仅靠优秀的操盘手,效果终究有限,而借助类似于创量广告这样的第三方工具,将更有可能帮助广告主在爆款短剧的投放突出重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