素材成本高且效率低:更新节奏快、爆款寿命短,不管拍摄还是剪辑都得高频上新,素材跟不上,投放就跑不动,团队得持续投入人力和预算填坑。
投放操作复杂:从搭建到优化,每一步都靠人盯人调,环节多、变量大、复用难,既吃经验又耗经历,搞不好还容易“忙半天跑不动”。
投放内卷严重:卷素材、卷出价、卷产品……节奏越拉越快,压力也只增不减。
但也正是在这场“越卷越难”的投放困局中,我们却看到一批商家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:
- 立白在618大促期间借力全站推广,超品日广告消耗同比增长超600%,单日单店GMV近百万。
- 某零食品牌发力货架电商,投放商品卡后ROI提升48%,跑量增长 127%。
- 运动品牌OES搭配数字人直播与全站推广双轮驱动,GMV实现翻倍增长,单品 GMV突破100万。
他们的解法不是做得更多,而是做对选择——借助平台能力,构建起更高效、更可控的投放底盘。
差距不在钱,在打法。
差距不在人,在认知。
这篇文章,我们将结合磁力金牛x金投手系列深度对谈内容,聚焦快手平台2025 年三大重点升级方向:全站推广4.0、货架场和素材AI智能化,拆解多家一线商家如何跑通“又省力、又有效”的投放新范式。
每个“预算有限、野心无限”的电商人,都别错过这篇文章!
01
全站推广,不止放量快
更是提升ROI的底层打法
实际上,快手的全站推广4.0早就脱胎换骨,进化成了平台级的投放系统革新,我们总结了它的三大核心优势:
1、撬动更大流量池
以前,付费广告和自然流量是“两条平行线”,各自为战。
而自2023年全站推广上线后,商业流量和自然流量就被全面打通,实现了数据交互和模型打通 。也就是说投得好,不仅能带来直接转化,还能撬动免费流量,真正实现投一次,赚两次,实现1+1>2的效果。
官方数据显示,2025年独立Agent上线至今,全站推广撬动自然流量的能力提升超60%。
2、转化提效更稳
过去,标准计划混排在大盘中参与竞价,结果是多人混战、稳定性差,无法最大化的发挥作用。
现在,快手磁力金牛是唯一支持全站计划拥有“独立竞价队列”的平台,平台会为其单独建模、独立竞价,相当于全站计划被选入“独立实验班”,不再挤在混排的“统考赛道”里。算法理解更精准,转化更稳定,ROI也更容易跑出来。
3、操作更轻,试错更少,彻底解放双手
全站推广的核心就是自动化,不再需要依赖人工大量试错、堆砌计划。系统会结合实际投放情况,自动调优、自动放量,大大降低了操作门槛 。
据我们了解,使用4.0之后,商家整体的万元操作数从之前的50-60,降低到了10以下 ,效率提升了80%以上,真正实现了跑量能力和人效双提升 。
全站推广4.0的强大能力,已经在众多一线商家的实践中得到了验证:
1、立白:
据我们了解,作为千万粉丝级的家清品牌,立白在 618 大促期间,选择以“老牌工厂长出南洋玫瑰”为主题,在自有工厂开启大师香氛溯源直播,成功实现旗舰店单日GMV近百万,并登顶居家清洁类目热搜榜TOP1。
同时,立白还通过全站直播投放明星素材,高效触达目标人群,覆盖人群增长150%,广告消耗增长600%+ 。此外,他们还深度联动达人带货,并结合直播间天降红包补贴等福利玩法,进一步刺激用户活跃与转化,成功带动整体GMV提升300% ,无疑为品效合一的增长树立了典范。

他们以一场“溯源直播”为核心场,通过全站推广实现声量与销量双突破。
具体策略上,一方面,在内容侧强化素材供给,借助短视频混剪与口播素材,提升原生素材覆盖力,当日素材基建量环比增长47%;另一方面,在投放侧实现短直联动,叠加官方与电商流量扶持,持续扩大广告曝光。同时,搭配“买奶粉送民生好货”“补贴券”等多重权益策略,有效带动成交。
最终,伊利单日广告消耗突破27万,直播间曝光环比增长449%,成功登顶当日冲调饮水类目TOP1,实现了大促节点的爆发式增长。

关键环节一:提升“素材力”
自动化的底层逻辑是:系统更依赖“好素材”驱动流量跑起来。你的任务不是“省事”,而是提供质量高、更新快、匹配强的素材内容,持续优化选品和货盘结构,和AI一起磨出一套能跑得动的素材组合拳。
关键环节二:提升投手的“调控力”
自动化≠完全托管。系统负责铺路,但真正决定能不能爆量的,仍是人的判断和策略。有经验的投手会审时度势地借助“素材追投”、“加速探索”等平台能力,把握爆量时机、追加预算,让每一个爆款机会都不被浪费。
投得准、跟得上,才是真正的“高阶控盘”。
关键环节三:用好MAPI工具,实现管理提效
正如金投手张健所说,MAPI几乎是头部商家的标配工具,它能显著提升人效比。比如,投前快速识别跑量素材并进行高效裂变 ;投中实现实时调控、批量止损 ;投后回收数据并与内部系统打通,实现管理统筹 ,极大实现人效的释放。
总之,全站推广不是你的外挂大脑,而是训练有素的“手脚”。
它能帮你搭好广告、撬动流量,你要做的,是供给好内容、控制节奏。但真正跑得动的商家,靠的不是乱投一通,而是把商品、素材、人群配齐,跑出自己的增长系统。
02
内容电商进入“货架协同时代”
这些信号都在释放一个明确趋势:货架场正成为快手电商的新增长洼地。时间红利不等人,还没入场的老板们,别再犹豫了!
在金投手采访中,快手磁力金牛的泛货架变现产品负责人就用“不内卷、机会大、利润高”三个关键词,概括了货架场的机遇:
1、不内卷:货架投放以商品卡为主,更看重选品能力,而非高门槛的内容创作,对内容能力弱的商家极其友好。
2、机会大:服饰、美妆、食品等多个类目ROI普遍在3-5之间,还存在大量“冷门蓝海”。
3、利润高:官方数据显示,货架用户客单价要比内容场高17% ,而且货架场域用户的购买意图更强,复购和粘性也更高。所以整体投流利润率也会更高。
不少商家已经尝到了甜头:
- 某美妆造型类商家就在投放中率先布局商品卡,带来了25%以上的额外消耗增量。
- 某头部零食品牌,借助商品卡投放ROI提升48%,跑量能力提升127%。
- 某母婴商家投放商品卡带动短视频,实现了日均消耗3倍的增长 。
这些都说明,如今的货架场绝不是可选项,而是必须抓住的增长新引擎。
想要抓住这波增长红利,商家需重点做好三件事:
1、搭建“短直双通路”,内容与货架联动发力:内容场负责种草、兴趣激发,货架场负责承接流量、高效转化。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内容吸引用户,再利用商品卡承接用户更强的购买意图,实现全链路的流量转化 。
2、丰富商品卡的“物料体裁”:别只依赖单一的物料形式。直播、短视频、图片商品卡要协同发力,通过丰富的物料形式,在货架场中充分探索高价值流量 。
3、提升素材质量:货架场的用户更关注品本身和性价比。好的商品卡应该具备“视觉识别、卖点透出、高点击、高转化”的特点。从种草到转化再到长效经营,货架场的价值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商家重新认识 。
谁能更早建立起素材与货盘的配合能力,谁就更有可能在稳定投产、持续增长中抢占优势,把“每一次曝光”真正转化为“长久生意”。
03
从难产到爆量
AI让内容供给告别“手搓”时代!
在全站推广和货架场域“双引擎”驱动下,不少商家却在“内容供给”这一环掉了链子。
很多人以为,内容焦虑是因为预算不够。但我们发现,真正棘手的卡点是:内容生产,已经走进“拿钱都砸不通”的死胡同:
传统素材制作方式太重、太慢、太难,内容供给断档成常态。
为破解商家“内容难产”的老大难问题,快手推出了两大AI能力:
「磁力开创」:你的“千人千面”素材工厂
它能帮你快速生产批量的、高质量的短视频素材,极大降低制作成本,大幅提升测款效率。
「女娲数字人」:直播间的“永动机”
它能帮你解决非工作时间流量浪费和直播效率低的问题。
过去,做直播,最心疼就是明知道有流量,但没有人接,比如节假日或者凌晨三四点。
现在,有了女娲数字人,就可以7×24小时不间断直播,无成本实现“日不落”直播,彻底打破时间和人力的限制。
它尤其适合跑功能单一或成熟稳定的品,如美妆、家清、快消等标品类目。
可以和真人团队打配合,形成一个飞轮:人工团队不断测新品,数字人批量承接爆品。
例如,运动品牌OES通过全站推广+女娲数字人直播模式,有效解放人力并打爆单品。他们坚持每天高勤奋度18小时开播,深耕短视频素材,搭配潜力爆款,实现了生意额超100%增长 。
借助女娲数字人弥补主播时长空缺,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直播,最终成功将单品GMV推高至百万以上,全站直播消耗渗透率达100%,GMV增长100%+ 。

第一,要选择更符合品牌调性的数字人形象。不是所有账号都适合用同一个脸、讲同一套话术。尤其是面对高客单、高信任决策链的类目,数字人能否和品牌调性相符、传递专业可信的品牌印象,决定了用户是否愿意停留、转化。
第二,要选择更有竞争力的货品。数字人直播的优势在于“承接流量”而非“制造爆品”,因此搭配成熟、卖点清晰的标品类目(如美妆、家清、快消)更能稳定输出ROI。
在这些场景中,数字人可以高效完成信息传递、场景演绎和心智补充。但要确保前后链路的话术一致。也就是说,素材中强调的卖点,在直播间要继续强化表达,形成连续的内容记忆。用户在短视频里被“种草”一次,进入直播间再听到同样的卖点,自然会对产品印象更深、转化意愿更强。
第三,要根据不同的场景合理匹配内容与策略。比如鞋服和食品,直播间背景可以是之前验证过的爆款素材和视频;对于品牌商家,可以利用氛围贴片、大促贴片,提升营销感。
总之,AI内容能力的真正价值,不是“替代”谁,而是“赋能”内容的常规化生产。
内容供给的逻辑正在变革:不是做一个爆款,而是持续、有节奏地让合适的内容供得上、跑得动。
AI内容体系早已不是加分项,而是未来投放效率和主导权的基础盘。
04
总结
全站推广4.0:让流量跑得更准、更稳,解决的是获取效率的问题;
货架场经营:让内容与货盘协同发力,解决的是转化效率的问题;
AI内容能力:让高频供给变得轻量高效,解决的是产出效率的问题。
流量获取、内容转化、素材产出三者协同,才能真正跑出“稳定提效、持续增长”的投放效果。
回到文章开头那个问题,答案或许正在于此——不是谁更努力,而是谁更先建立起了一套适应2025年快手生态的提效闭环。与其卷在细节里,不如把视角拉高,重新审视投放打法,把力气用在软实力的提升上。

